2020年對于所有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挑戰,體育培訓行業自然也不例外。雖然疫情給體育培訓機構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,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也對體育培訓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如果能夠從中抓住有利的發展機遇,有可能會轉化為另一個新起點。
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我們就陸續通過開展公益籃球課、舉辦小球星選秀大會等多種形式,吸引新老學員來參與我們的活動。”廣州華蒙星體育相關負責人表示,雖然錯失了近5個月招收新生的寶貴時間,但在疫情防控穩定后,他們真切感受到家長們對孩子健康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,新老學員報讀籃球課的熱度也是空前高漲。“7月底俱樂部所有直營校區就已經完成全員復課。俱樂部黃埔館6月還沒開業時就已有950名付費體驗課學員,7月開業13天就有100名學員報讀正式長期課程。象湖館更是在4天內就實現了招收新學員423人。”
“線下體育培訓恢復后,上個月我們的羽毛球培訓課程平均每天達到近230人次,進入8月以來,培訓人次更是大幅提升,目前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。上周五(8月7日),我們俱樂部的羽毛球培訓達到847人次,創造了俱樂部歷史新的單日紀錄。”天津濱海伯明頓體育運動俱樂部總經理李元認為,疫情防控進入新常態后,之所以他們的培訓招生和學員出勤率都得到很快恢復,得益于三方面因素:一是因為目前外出旅游還是受限,讓孩子們有了更多接受體育培訓的時間;二是由于受疫情影響,導致更多家長轉變觀念,開始重視孩子通過體育鍛煉提升免疫力,進而開始嘗始給孩子們報體育培訓班;三是來自于前段時間俱樂部利用停業時間修煉內功的成果,讓體育培訓機構的市場開發能力及教學質量都得到了明顯提升。
“在這段特殊時期,也是體育培訓機構修煉內功、儲備人才的絕佳機會,為了提升教練員隊伍建設,我們面向社會進行廣泛招聘,通過一個月的培訓學習,技術考核,最終選聘了能真正做事、熱愛體育教育的4名新教練員。”珠海鯤鵬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兵告訴記者,疫情的出現也是調節整個體育培訓行業的機會,是困難更是機遇,它加速了體育教育培訓市場的優勝劣汰。“線下體育培訓恢復后,我們每周召開教學研討會,針對疫情過后學生訓練的結果,建立學生檔案,分析學生問題,指出下一步訓練方向。每周的教學研討,從課堂前十分鐘到課中的教學細節,從課后的中華禮儀訓練到拉伸環節,我們固化每個工作點的流程,標準,執行力度。堅持每次課堂拍視頻,課后教練員共同觀看找不足,找問題,第一時間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,落實到每一個人,直至下一次課。”
“如果體育培訓機構不能順應行業趨勢,在疫情之后及時調整戰略戰術。即便此次疫情期間度過了停工期,復工之后也將被競爭對手打敗。”馮兵認為,只有真正用心經營、積極擁抱變化的培訓機構才能勇立潮頭。“在所有行業中,體育培訓是一個幾乎不受周期影響,具有剛性需求的行業。不管未來經濟如何變化,社會如何變革,體育培訓始終會有基礎性的市場,而體育培訓機構的品牌,將越來越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。”(王輝)